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凯发一触即发(中国区)官方网站|斯人已逝 光耀星岛

发布时间:2025-10-14 16:31:51    次浏览

1963年9月21日,李光耀带领的人民行动党在新加坡的选举中获得压倒性胜利后,支持者将他抛起。新华社/美联 月12日,李光耀和夫人柯玉芝在中国北京参观故宫。新华社发 2011年 11月28日,李光耀出席新书《我一生的挑战——新加坡双语之路》首发仪式。新华社发 3月23日,民众来到新加坡中央医院7号楼外的广场悼念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。新华社发据新加坡总理公署23日发布的最新公告,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当天凌晨3 18分在新加坡中央医院病逝,享年时 91岁。发布公告公告说,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以沉重的心情向全国人民告知这个消息,治丧委员会将另行公布有关公众吊唁和李光耀葬礼安排的详情。李光耀因感染严重肺炎于2月5日进入新加坡中央医院住院治疗。新加坡总理公署近日连续发布消息说,李光耀在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,病情不断恶化。李光耀出生于1923年9月,1959年至1990年担任新加坡总理,此后留任国务资政和内阁资政至2011年5月。总理讲话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当地时间今早8时先后用马来语、汉语和英语发表电视讲话。李显龙说:“今天,我们失去了一位敬爱的领袖……在李先生住院期间,各阶层人士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大家的关怀和慰问。这给了李先生和我家人很大的安慰。我谨代表家属向大家致以最衷心的感谢。”李显龙说到这里,一度哽咽。他接着说:“由始至终,李先生最关心的就是新加坡的存亡……在他的领导下,我国成功从第三世界晋升第一世界,成为一个让人民引以为豪的家园。”“悼念他最好的方式就是继续发扬他的爱国精神,团结一致,让这个他付出毕生精力建立的新加坡,继续繁荣稳定。”李显龙说,“建国总理李光耀先生,请您安息吧!”多方哀悼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李光耀去世表示“深深的哀痛”,他称李光耀为“亚洲的一个传奇人物”,认为他将以最激励人心的亚洲领导人之一被世人所怀念。美国总统奥巴马称李光耀是一个“有远见的人”。奥巴马说,作为新加坡的创建者、亚洲事务最重要战略家之一,李光耀将被后世纪念。澳大利亚总理托尼·阿博特、新西兰总理约翰·基等国际政要也对李光耀去世表示哀悼。后事安排李光耀逝世后,政府宣布新加坡进入七天的国家哀悼,全国及海外各新加坡主要机构的建筑降半旗致哀。国葬的时间安排在3月29日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,中国领导人将出席李光耀先生的葬礼和吊唁活动。 据新华社 链接李光耀重要时间点1923年9月16日:出生于新加坡。当时,新加坡是英国殖民地。1942年至1945年:就读于新加坡莱佛士学院。因日军占领新加坡,李光耀被迫中断学业。1946年:前往英国,先后在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学院和中殿律师学院深造,并为自己取英文名“哈里”。1950年:返回新加坡。1954年:参与创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并任秘书长。1955年:当选新加坡立法议会议员,并与妻子共同创办律师事务所。1959年:人民行动党在大选中以压倒多数获胜后,李光耀出任新加坡自治政府首任总理。1963年9月,新加坡同马来亚、沙捞越和沙巴组成马来西亚联邦,李光耀继续任新加坡总理。1965年8月,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,成立共和国。1968年、1976年、1980年:在李光耀领导下,执政党在国会选举中赢得全部席位。1990年:辞去总理职务,此后留任国务资政和内阁资政至2011年5月。2004年:其子李显龙出任新加坡总理。2015年2月5日:因感染严重肺炎在新加坡中央医院住院治疗。2015年3月23日:在新加坡中央医院病逝,享年91岁。能言善辩 话语被人记录在心李光耀善言辞,好辩论。他执政数十年间,许多话语被新加坡人记录在心。今天看来,也许并非句句有理,但在当时的时境中,这些话,或能回天,或能服人,或能平事,或折转时局。【泪语】1965年,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独立,曾经力主狮城并入马来的李光耀在公众面前潸然泪下,表情苦楚。他说:“20年前立志当律师,只为谋得成就感和优厚生活,做梦也没想到学成20年后,竟然必须为200万人的命运负起责任。”这身重担一挑几十年。如何缔造强国,如何屹立世界,如何让多元民族和谐共处是他倾注毕生精力的事业。执政数十载,他打造出廉洁高效、诚信务实的政府,法纪严明、井然有序的社会,经济腾飞、高度现代化的国家,国民自豪,举世瞩目,却也不乏争议质疑。【吸纳】李光耀笃信基于儒家思想的“亚洲价值观”,倡导国家至上、家庭为根、社会为本、既尊重个人又强调协商共识的治国之道。他自称是个“老派社会主义者”,不好时髦,始终如一。拥抱传统、构建国家认同不意味着固步自封。李光耀对于西方先进经验从来持开放心态,不吝“拿来”。他说:“新加坡并不想模仿西方,但希望追赶西方的物质和科学成就,吸取和学习西方组织社会的方法。”【挑战】在他看来,一个民族的命运取决于其意志力和自信心。“自认无法克服挑战的民族注定失败。”正是这份强大的民族信念让一个国土狭小、资源匮乏的岛国成为如今拥有世界地位的经济强国。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·安南有言:“李光耀把新加坡从第三世界带到了第一世界。”【小国】既非大国,便难恃强而纵横捭阖。李光耀“小国外交”的精髓在于以国家安全和利益为核心,灵活务实而富有主见,左右逢源而不依附大国。他说:“我们要同所有邻国建立友好关系。但是要建立实际有效的睦邻关系,先得把话说清楚:‘我们家里要买什么家具和要怎么摆设,一概由我们自己做主。’”他冷静指出,外部大国可能决定东南亚小国的命运,只有接受这一前提,才能更好地推行均势战略,让新加坡在大国竞争与制衡中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。【知命】对于生死,他似已看淡。对于生命,他满怀热爱。“最后一片叶子,将在什么时候飘落?我感到活力和精力在慢慢衰退……但这就是生活。”耄耋之年,记者问他,如何评价自己的一生?他说,等棺材盖盖下,再下判断。“在双眼闭上之前,我说不定还会做些荒唐事。” 据新华社李光耀给新加坡留下了什么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23日病逝。作为新加坡开国之父,他为新加坡的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。今年是新加坡建国50周年。在这50年里,李光耀长期执政新加坡。在他执政期间,新加坡创造了在一代人时间里变身发达国家的奇迹,从196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400多美元,到1991年超过1.4万美元,再到2013年的5.5万美元,不断跨越发展,全球竞争力名列前茅。这些只是可量化的指标。在一代人时间里,新加坡从贫穷走向富裕,从脆弱走向稳定,从腐败走向廉洁,从人情关系社会走向全面法治社会,从缺乏归属感的移民聚散地变成族群和谐共处、身份认同感强烈的国家,从“地图上的一个点”发展成有重要地区乃至国际影响力的国家。新加坡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奇迹。这一奇迹所产生的影响和意义在于,新加坡所走的道路不是一条西化之路,而是一条坚持自力更生、博采东西方之长的新加坡现代化之路。诚然,这一奇迹绝非一人之功,本身亦非十全十美。但作为新加坡奇迹的“总设计师”,李光耀功不可没。正如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所说,是他带领新加坡走上了“进步的捷径”。而且,这条“进步的捷径”稳定且可持续。李光耀是一名政治家、战略家,更是行动派、实干派。他拥有前瞻性和开放性的国际视野,对国家在现代世界如何生存始终保有强烈的忧患意识,对西方经验并不照单全收,而是精挑细选;面对西方媒体歪曲事实的抹黑,也从不怯于拿起法律武器来回应。不仅如此,李光耀从不把目光停留在眼前。半个世纪以来,新加坡政府始终紧盯亚洲和世界的最新发展趋势,感触潜在危机,审时度势及时应变。李光耀相信全球化,相信自力更生,相信变革图存,相信每个国家都需要也能够探索出适合自己的现代化道路……这些,都是他留给新加坡的宝贵精神财富。